?
"近两年,我的父亲这一辈农村居民也有的开始使用微信了。偶尔看到他们的朋友圈,大部分是一些几年前就过时的谣言段子。尽管遇上婚丧嫁娶偶尔聚到一起,童年的记忆维持我们还是一家人的感觉,但如果要让他们明白哪些是谣言,为什么是谣言,传谣的人会有什么好处却非常难,几乎不可能。与此同时,如果向他们做科普,也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好多近亲至今也不清楚我的专业消化内科究竟负责哪些器官的哪些疾病。
在这样的前提下,网络上很多医生和专业人士的科普,对于我的父母这一辈的人来说基本也是绝缘的。首先他们几乎不可能接触到这些科普内容,虽然网络时代要获取资讯只是点一下鼠标和动一动手指的问题,但正规科普的内容相比浩瀚的网络海洋来说,只是一盏油灯。光获取这些内容,就需要有相当的科学素养和检索知识。即便有人把这些科普内容拿到他们面前,大部分人也读不进去、读不下去。因为大部分科普作者只能写出适合初中以上学历人群的作品,再往下就是低幼读物的写法。真要写成低幼读物,老人又会觉得太低级,有辱自己的年龄和所谓阅历。
所以,骗子们那种看起来是和大人交流,内容似乎一点就通,适当带点恐吓和惊悚,但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的伪科普就很容易被他们接受。比如先把雾霾说的无比吓人,但只要常喝鸭血粉丝汤就能解决。而且那种贬低现代医学和科学的伪科普还尤其入他们的耳,比如癌症放化疗是谋财害命,高血压是西方阴谋等等。这和没文化的人特别喜欢分享书呆子的笑话,光棍特别爱听哪个女人是破鞋的八卦大概是一个道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希望或毅力去学习,直接否认教育的价值是一个省力的,能让自己心里好过一点的捷径。
不管怎么哀其不争,这些人始终是我们的长辈、亲戚,放任他们被骗子欺骗也于心不忍。而目前的科普传播对他们无能为力。本来对于这样的容易被骗的人群,应该像?;の闯赡耆艘谎杼厥獗;?,即便他们和科学科普基本绝缘,也不能让伪科普的触角碰到他们。否则无论怎么低级的骗局,都会有人上当,并且一旦上当,往往完全失去理性,有些非闹到人财两空,甚至家破人亡才能停止。
肃清骗子,弘扬科学,本应是官方管理和舆论机构的责任,不过目前官方倒很有帮凶的潜力和气质。也许,只能等到骗子和其帮凶们一点点死绝的那天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LCQ_Gastro